擦亮“金字招牌”激發“強大引擎”
——浙江省政協首次政企協商會聚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浙江省政協首次政企協商會聚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一直是浙江發展的金字招牌,是推進共同富裕和現代化先行的強大引擎。民營企業家是浙江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黨中央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同時要求把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到實處,讓民營企業“放開手腳,輕裝上陣”,鼓勵他們“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這讓浙江的民營企業家敏銳地感到了春天的氣息,有思想、有闖勁的民營企業家們也希望與政府部門說說心里話。
當前,浙江正在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積極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聚焦黨政所需、企業所盼,3月23日,浙江省政協首次舉辦政企協商會,圍繞“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商議政,搭建企業家與政府部門交流互動的平臺,打造具有時代特征、政協特色、浙江特點的協商民主品牌,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會前,省政協主席黃莉新先后赴杭州、寧波、湖州等地走訪部分民營企業,問需于企,為開好政企協商會積累第一手材料。全省三級政協委員通過“浙江政協·掌上履職”平臺參與網絡議政。這場協商會,從確定選題、前期調研,到交流對話、成果轉化,協商寓于各個環節之中,環環相扣,形成閉環,更好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服務。
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浙江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建議鼓勵支持民企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發揮好國企規模大、信譽等級高等優勢的‘壓艙石’作用和民企機制活、創新力強等優勢的‘鯰魚’作用,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在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汪力成看來,面對高質量發展新要求,營商環境、人才環境、創新環境比土地、勞動力、優惠政策三個傳統要素更為重要。他希望政府出臺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促進聯合創新、成果轉化和融合發展,鼓勵有實力的企業用市場化的手段幫助已經完成“0-1”的創新企業實現“1-100”的產業化加速。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浙江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上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目前全省入選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已達1068家,成為全國首個超千家的省份。浙江科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童曉曄在會前專門走訪了界別群眾和企業,匯總梳理部分企業的需求,她把這些情況帶到了會上,建議在部門間的協同工作機制、企業間的互動合作、省級層面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繼續完善,希望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扶持力度,共同找到破題之道。
杭州績優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敏翔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認為要全面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投資信心是很重要的因素,要大力發展創業投資。他建議加快細化落實《浙江省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強政府引導基金的杠桿撬動和引領布局,調動浙江充沛的民營資本參與創業投資。
今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杭州盛大舉行。浙江艾佳果蔬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欽韓芬建議,突出浙江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實施“浙里農產品品牌打造提升工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借助杭州舉辦亞運會的大好機遇,重點推介符合條件的山區26縣的優質農產品,提升本省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
企業創新型人才相對不足、金融支持力度仍需加強、知識產權應用機制尚待優化、政策獲得感有待提升……協商會上,民營企業家們談發展、談需求,從支持民營企業放開手腳大膽發展、提升民營企業家創業創新積極性、打造優越發展環境、重人才促融資強創新等方面提出多條意見建議。
座談會上,浙江省副省長盧山和14位省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真聽取企業家意見建議,并作了積極回應。大家表示,這是一場面對面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進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對企業家代表提出的好建議好想法,將認真研究采納,對企業發展面臨的難題,盡心排憂解難,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當好“服務員”,為企業解難題、提信心、強動力。
黃莉新強調,“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決心。希望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勇擔社會責任,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擔重任挑大梁,為以‘兩個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貢獻。省有關部門以最優作風、最實舉措優化提升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全省各級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把助推民營經濟發展作為重要履職內容,促進政策落地見效,為民營經濟發展廣泛凝聚共識、營造良好氛圍。”